一、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小蓝和小黄》,学生能够理解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情节。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世界。
二、教学准备:
1. 《小蓝和小黄》绘本一本;
2. 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若干;
3. 白纸及彩笔每人一份;
4. 故事相关视频或音频材料。
三、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颜色变化的小实验视频,吸引孩子们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水会变成蓝色或者红色吗?”引导孩子思考颜色的变化过程。
四、讲授新知:
1. 阅读故事:
教师完整地讲述一遍《小蓝和小黄》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适当停顿,让孩子们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比如当提到小蓝去找小黄时,可以让孩子们想象他们会说什么话。
2. 分析讨论:
讨论部分的重点在于帮助孩子理解颜色混合的概念。例如,当讲到小蓝和小黄拥抱在一起变成了绿色时,可以拿出绿色橡皮泥给孩子们看,告诉他们这就是两种颜色混合后的结果。
五、实践操作:
1. 橡皮泥创作:
给每位小朋友分发一些不同颜色的橡皮泥,鼓励他们尝试将不同的颜色混合起来制作出新的颜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安全地使用橡皮泥。
2. 绘画活动:
提供白纸和彩笔,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中的小蓝、小黄以及它们混合后变成的颜色。完成后,请几位小朋友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解释画面上的内容。
六、总结回顾:
最后,带领全班一起复述一遍故事的主要情节,强调颜色混合的重要性。还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如“找颜色”,即在教室里隐藏各种颜色的卡片,让孩子们寻找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及其组合方式。
七、作业布置:
回家后,让孩子继续探索颜色的世界,可以是通过画画、做手工等方式,也可以是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变化,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以上就是围绕《小蓝和小黄》所设计的一套完整教案,旨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