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通过描写一条铺满落叶的小路,展现了秋天独特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适合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并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文特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
四、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达成上述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感受,促进思维碰撞。
3. 实践操作法: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亲自去观察秋天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播放一段关于秋天景色的短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秋天的魅力。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以此引出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大意。教师巡视指导,帮助解决阅读障碍。
(三)精读感悟
1. 品味语言: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秋天美景的句子,如“每一片银杏叶都像一把小扇子”,并思考这些比喻的作用。
2. 角色扮演:假设自己是文中的“我”,讲述一天中看到的景象,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 情感升华: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类似场景,表达个人情感。
(四)拓展延伸
布置课外作业:回家后仔细观察家门口或附近的街道,记录下你所看到的秋天景色,并用几句话描述出来。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
六、板书设计
| 秋天 | 水泥道 | 金色巴掌 |
|------|--------|----------|
| 美丽 | 平凡 | 生活之美 |
七、总结反思
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今后的教学中还需更加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也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以上就是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的教学设想,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