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及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就是君子的风范吗?”
赏析:
这段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人际交往中的修养。首先提到学习的乐趣在于不断复习和巩固知识,这是个人成长的基础。其次,朋友的到来不仅是交流思想的机会,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最后,面对他人的误解或不了解,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和修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
孔子说:“在三个人同行的时候,其中必定有人可以成为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是否有类似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虚心求教的态度。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关键在于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且勇于改正自己的不足。这种开放的学习态度对于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以上两段文字只是《论语》众多篇章中的冰山一角,但它们足以让我们感受到这部经典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做事,还引导我们思考生活的意义。通过阅读《论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并将其应用到现代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