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听琴》阅读答案及原文】在古代文学中,有许多关于才子佳人、文人雅士的典故和故事,其中《蔡邕听琴》便是极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这篇短文通过讲述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听到琴声,从而识得一位隐士的故事,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艺术的敏感与尊重。
一、原文
蔡邕字伯喈,陈留人也。少博学,能书,善鼓琴。尝游于吴,宿于一舍,夜半有客叩门,曰:“吾乃严子陵之友也。”邕闻其言,即起迎之。客坐未定,忽闻窗外有琴声,清越悠扬,非俗乐也。邕曰:“此音甚妙,然其调中有哀思。”客笑曰:“君真知音也。”遂出其琴,而弹之,音节皆合。邕曰:“此乃嵇康之曲也。”
客曰:“吾本嵇康之友,因避祸而隐于此。”邕叹曰:“世无知音者,今得君,幸矣。”遂与之共饮终夜,尽欢而别。
二、阅读理解题与答案
1. 文中“蔡邕”是哪一朝代的人物?
答:东汉。
2. 蔡邕为何能听出琴声中的哀思?
答:因为他精通音乐,具有敏锐的艺术感知力。
3. “严子陵”是谁?文中提到他是谁的朋友?
答:严子陵是东汉时期的隐士,文中提到他是“嵇康之友”的朋友。
4. 蔡邕与这位客人是如何相识的?
答:蔡邕在吴地住宿时,有一位自称是严子陵朋友的人来访,两人因此相识。
5. 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高洁人格和艺术精神的赞美。
三、赏析与启示
《蔡邕听琴》虽篇幅不长,却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文章通过蔡邕与一位隐士的相遇,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艺术的追求与尊重。蔡邕不仅以自己的才华赢得了对方的认可,更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倾听、理解他人。这种“知音”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文中还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那位“嵇康之友”的出现,不仅是对蔡邕艺术鉴赏能力的肯定,也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四、结语
《蔡邕听琴》是一篇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古文,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人的风骨与才情,也启发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更加珍惜那些真正懂得我们、欣赏我们的人。正如古人所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愿我们都能成为彼此生命中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