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965-2018环境空气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非分散红外法)】在当前环境监测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对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准确检测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氧化碳(CO)作为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因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危害,被广泛纳入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中。为规范一氧化碳的测定方法,国家发布了《HJ 965-2018 环境空气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这一行业标准,为相关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该标准主要针对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的自动监测系统,采用非分散红外吸收光谱技术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基于一氧化碳分子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吸收强度来确定其浓度。相较于传统的化学滴定或气相色谱法,非分散红外法具有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适合连续在线监测等优势,特别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排放口或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实时监控。
在实际应用中,按照HJ 965-2018的要求,监测设备需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与重复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同时,标准还对采样系统、仪器校准、数据记录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非分散红外法在环境监测中表现出较高的适用性,但在某些复杂环境下,如高湿度、高颗粒物浓度或存在其他干扰气体的情况下,仍可能影响测量精度。因此,在使用该方法时,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采样条件,并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与校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
总体来看,《HJ 965-2018 环境空气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规范,不仅推动了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的标准化和科学化,也为实现大气污染的有效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同时也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