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后练习与解析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第六单元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一篇富有童趣和教育意义的课文。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孩子扮演“大老虎”的经历,展现了成长中的自信与勇气,同时也反映了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的心理变化。
一、基础知识点回顾
1.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是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多以儿童生活为题材,语言生动活泼,贴近孩子的心理世界。
2. 主题思想
课文通过一次“扮演大老虎”的表演经历,表达了孩子在面对挑战时的心理变化,以及在失败中学会坚持与勇敢的重要性。
3. 关键词语解释
- 窝囊:形容人没有本事或不争气。
- 胆怯:害怕、不敢面对。
- 鼓舞:激励、鼓励。
- 羞愧:因做错事而感到不安。
二、课后练习题
1. 填空题
(1)“我”在扮演“大老虎”时,因为__________,所以表现得不够好。
(2)老师和同学对“我”的表现并没有__________,反而给予了__________。
(3)通过这次经历,“我”明白了__________的重要性。
2. 选择题
(1)“我”为什么觉得自己是“窝囊的大老虎”?
A. 因为他真的不会演
B. 因为他太紧张了
C. 因为他没有穿戏服
D. 因为他没听到掌声
(2)文中提到“我”虽然演砸了,但大家还是笑了,说明什么?
A. 大家不喜欢我
B. 大家理解我的努力
C. 大家觉得我很搞笑
D. 大家觉得我不够认真
3. 简答题
(1)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你觉得“窝囊”这个词用在这里合适吗?为什么?
(3)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三、参考答案
1. 填空题
(1)太紧张
(2)责怪;鼓励
(3)坚持与勇气
2. 选择题
(1)B
(2)B
3. 简答题
(1)略(学生可根据自身经历作答)
(2)“窝囊”在这里是一种自嘲,表现出“我”对自己表现的不满意,但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幽默感和自我反思。
(3)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重要的是不放弃,勇敢面对,才能不断成长。
四、拓展阅读与思考
除了课文内容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
- 在集体活动中,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人?
- 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失败?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结语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不仅是一篇有趣的课文,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它告诉我们:成长的路上,难免会有跌倒和失误,但只要不放弃,总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