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一、活动主题:走进生活中的环保小卫士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环境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上午9:00—10:30
四、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及周边社区
五、参与对象:
五年级全体学生(共6个班级)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收集有关环保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准备垃圾分类袋、手套、垃圾夹等工具。
3. 分组安排:每班分为4组,每组6人,由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
4. 安全教育:在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注意事项讲解。
七、活动流程:
1. 导入环节(10分钟)
-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环境污染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环保小卫士”。
2. 任务布置(10分钟)
- 教师介绍本次实践活动的具体分组在校园及周边区域进行垃圾清理,并进行分类处理。
- 每组领取工具和任务卡,明确各自负责的区域和任务要求。
3. 实践操作(40分钟)
- 学生分组行动,对指定区域内的垃圾进行清理,按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进行分类。
- 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 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环境变化,记录发现的问题。
4. 成果展示与分享(20分钟)
- 各小组汇报本组的清理成果,分享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 学生代表发言,谈谈自己对环保的新认识。
- 教师点评,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并鼓励大家将环保意识带入日常生活。
5. 总结提升(10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为环保贡献力量?
- 学生写下自己的环保承诺,贴在“环保心愿墙”上。
八、活动延伸:
-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家庭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减少塑料使用等。
- 在班级内设立“环保小卫士”专栏,定期展示学生的环保作品或感想。
九、评价方式:
1. 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2. 成果性评价:根据各组的清理成果和分类情况给予评分。
3. 自评与互评:学生填写活动反馈表,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进行评价。
十、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尖锐物品。
- 不随意丢弃垃圾,保持环境卫生。
- 爱护公共设施,文明开展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不仅增强了环保意识,也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今后可进一步拓展活动形式,如组织环保知识竞赛、制作环保手工艺品等,让综合实践课程更加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