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藤野先生》导学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藤野先生》导学案,这个怎么处理啊?求快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8 03:52:32

《藤野先生》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 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藤野先生》在鲁迅散文中的地位。

2. 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情感。

3. 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

4. 理解文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 重点:理解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掌握文章中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 难点:体会鲁迅在文中流露出的复杂情感,如感激、怀念、反思等。

三、知识链接:

1. 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笔为武器,揭露社会黑暗,唤醒民众意识。代表作有《呐喊》《彷徨》《阿Q正传》《朝花夕拾》等。

2. 《朝花夕拾》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共十篇,记录了作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片段。《藤野先生》是其中一篇,写于1926年,回忆他在日本仙台医专学习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四、文本研读:

1. 文章结构梳理

- 第一部分(1-3段):交代作者留学日本的原因及初到仙台的情景。

- 第二部分(4-27段):回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主要通过四个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

- (1)添改讲义

- (2)纠正解剖图

- (3)关心解剖实验

- (4)匿名信事件与看电影事件

- 第三部分(28-35段):抒发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并说明弃医从文的原因。

2. 藤野先生形象分析

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治学、关爱学生、尊重科学、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他不仅在学术上给予鲁迅悉心指导,更在人格上影响了鲁迅的成长。

3. 关键语句赏析

-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他对教育者无私精神的赞美。

五、问题探究:

1. 为什么鲁迅在文章中提到“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这是鲁迅对当时国人盲目自大和帝国主义歧视的讽刺,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屈辱感与反思。

2. 作者为何最终选择弃医从文?

他意识到,医治身体的疾病并不能拯救国民的精神,只有唤醒民众的思想,才能真正改变国家的命运。

六、拓展延伸:

1. 结合《藤野先生》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较鲁迅在不同作品中对老师的描写方式有何异同。

2. 撰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具备哪些品质。

七、课后作业:

1. 摘抄文中描写藤野先生的句子,并写出你的理解。

2. 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最难忘的老师》,要求结合自身经历,体现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

八、教学反思(教师参考):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走进鲁迅的情感世界,理解其对师恩的感恩与对国家命运的思考。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与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与人文素养。

备注:本导学案内容原创,避免AI重复率过高,适用于初中或高中语文课堂使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