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有相散文】在江南的某个黄昏,雨后的青石板路上泛着微光。我坐在老宅的庭院里,一盏茶还未凉,耳边却传来一阵清脆的音律。那是琵琶声,从邻家的窗棂间轻轻飘来,像是风拂过竹林,又似水滴落荷塘。
这声音不急不缓,仿佛在讲述一个久远的故事。我闭上眼,任由思绪随音而动。那不是普通的乐曲,而是一种情绪的流淌,一种情感的低语。琵琶有相,不只是乐器之形,更是人心之影。
我记得小时候,祖母曾说:“琵琶有相,是人与琴之间的默契。”那时我不懂,只觉得那把旧琴摆放在堂屋中央,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守候着岁月的流转。后来,我渐渐明白,琵琶的每一道弦,都是心事的痕迹;每一次拨动,都是情感的回响。
琵琶的声音,有时如山泉般清澈,有时如雷雨般激昂。它能诉说离别的愁绪,也能表达重逢的喜悦。在那些无言的时刻,它成了最忠实的倾听者,也成了最温柔的陪伴者。
我常常想,琵琶为何叫“琵琶”?有人说是因为它的形状,有人说是因为它的声音。但我觉得,它之所以被称为“琵琶”,是因为它有着“琵”的柔美和“琶”的沉稳。就像人生,既有温柔的一面,也有坚定的一面。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各种声音包围,却很少停下脚步,去听一听内心的回响。而琵琶,就像是一个安静的角落,让我们在忙碌中找到片刻的安宁,在纷扰中听见自己的心跳。
所以,我愿将这首《琵琶有相散文》,献给所有在喧闹中依然愿意倾听内心的人。愿你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段旋律,那一次心灵的共鸣。
——琵琶有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