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一、活动名称:
《不跟陌生人走》
二、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陌生人”的概念,知道不能随意跟陌生人走。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
3. 引导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学会寻求帮助,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三、活动准备:
1. 故事图片或动画视频《小红帽与大灰狼》;
2. 模拟场景道具(如帽子、围巾、玩具等);
3. 安全教育儿歌《我不跟陌生人走》;
4. 幼儿每人一张“我是小小安全员”贴纸。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不认识的人?如果有人想带你走,你会怎么做?”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主题。
2. 故事讲述(8分钟)
播放动画《小红帽与大灰狼》,讲述故事后,教师提问:“小红帽为什么没有被大灰狼带走?她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说出“不跟陌生人走”这一关键点。
3. 情景模拟(10分钟)
教师扮演“陌生人”,假装要带幼儿去玩,观察幼儿的反应。然后引导幼儿讨论:“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 游戏互动(10分钟)
开展“我是小小安全员”游戏。幼儿分组扮演“小朋友”和“陌生人”,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搭讪,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提升(7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安全知识,朗读儿歌《我不跟陌生人走》,并为每位幼儿贴上“我是小小安全员”贴纸,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五、延伸活动:
建议家长配合,在家中进行“防拐演练”,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巩固所学内容。
六、活动反思:
本次安全教育活动以故事导入,结合情景模拟和游戏互动,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理解力。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但在活动中也发现个别幼儿对“陌生人”的概念还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继续加强引导。
此外,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部分孩子在回答问题时不够完整,教师应多给予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同时,家园共育非常重要,后续将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普及相关安全知识,形成教育合力。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安全常识,也在游戏中提升了自我保护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