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ppt(6页)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ppt(6页),真的熬不住了,求给个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1 17:48:13

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ppt(6页)】 谁咬了我的大饼

副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设计

作者: [教师姓名]

日期: [填写日期]

背景图: 一张温馨的绘本风格图片,展示一个大饼被咬了一口,旁边有小动物的脚印或牙齿痕迹。

第二页: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是谁咬了大饼”的情节发展。

2. 学会观察和推理,初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二、语言目标:

1. 能复述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2. 学习使用简单的疑问句和推测句式,如:“是不是……?”、“可能是……?”

三、情感目标:

1. 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页:活动准备

一、教具准备:

- 《谁咬了我的大饼》绘本

- 大饼模型或图片

- 动物图片(如小兔、小熊、小猪等)

- 齿印贴纸或印章(用于模仿“咬痕”)

二、环境布置:

- 教室布置成“神秘的早餐时间”场景

- 展示相关图片和道具,营造故事情境

三、经验准备:

- 幼儿已有初步的阅读经验,能听懂简单的故事

第四页: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 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吃过什么好吃的点心?有没有遇到过奇怪的事情?”

- 展示“被咬的大饼”,引发幼儿兴趣。

二、讲述故事(10分钟)

-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谁咬了我的大饼》故事。

- 在关键情节处暂停,引导幼儿猜测“是谁咬的”。

三、互动讨论(10分钟)

- 分组讨论:“你觉得是谁咬的?为什么?”

-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出理由。

四、游戏巩固(10分钟)

- “找齿印”游戏:出示不同动物的齿印图片,让幼儿匹配与“大饼上的齿印”是否一致。

- 通过游戏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第五页:延伸活动建议

一、语言区角活动:

- 提供绘本和角色扮演道具,鼓励幼儿进行故事复述和表演。

二、美术活动:

- 绘制“我最爱吃的食物”,并尝试画出“被咬过的形状”。

三、科学探索:

- 观察不同食物的切面,比较它们的形状和纹理。

四、家园共育:

- 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分享“谁咬了我的小点心”的有趣经历。

第六页:教学反思与总结

一、教学亮点:

- 故事富有童趣,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 通过提问和讨论,有效促进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

二、不足之处:

- 部分幼儿在讨论环节参与度不高,需进一步调动积极性。

- 游戏环节时间安排稍紧,可适当调整节奏。

三、改进方向:

- 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升课堂趣味性。

- 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引导和支持。

结语:

通过《谁咬了我的大饼》这一活动,不仅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教学实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