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质量管理学统计过程控制质量管理旧七种工具:第七种】在质量管理的理论体系中,统计过程控制(SPC)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关键手段。而“旧七种工具”作为传统质量管理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与服务流程的改进中。其中,第七种工具——散布图(Scatter Diagram),虽然在现代数据分析技术面前显得相对简单,但在早期的质量管理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散布图的基本概念
散布图,又称相关图或散点图,是一种通过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来分析质量特性变化的图形工具。它将数据以点的形式绘制在坐标系上,横轴代表一个变量,纵轴代表另一个变量,从而帮助管理者判断两个因素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性,如正相关、负相关或无明显关系。
在质量管理中,散布图常用于识别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例如,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将产品尺寸偏差与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进行对比,寻找可能的影响路径。
二、散布图的应用场景
1. 识别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散布图,可以直观地看出两个变量是否相关,以及相关程度的强弱。这对于后续的因果分析和改进措施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2. 发现异常点或离群值
在数据分布中,某些异常点可能反映出系统中的特殊原因变异,这些点可以通过散布图快速识别出来,进而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 辅助其他工具使用
散布图常与其他质量管理工具如直方图、帕累托图等结合使用,形成更全面的质量分析体系。
三、散布图的绘制步骤
1. 收集数据
首先需要收集两组相关的数据,通常为连续型数据,例如时间与产量、温度与硬度等。
2. 确定坐标轴
将其中一个变量作为横轴(X轴),另一个作为纵轴(Y轴)。通常,X轴表示自变量,Y轴表示因变量。
3. 绘制数据点
根据每对数据在坐标系中标出对应的点。
4. 分析趋势
观察点的分布形态,判断是否存在线性、曲线或其他形式的相关关系。
5. 得出结论
根据图形特征,提出可能的解释或进一步验证的方向。
四、散布图的优缺点
优点:
- 直观易懂,便于非技术人员理解;
- 能够快速发现变量之间的潜在联系;
- 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计算。
缺点:
- 无法准确量化相关程度,需结合相关系数等数学方法;
- 对于多变量关系分析能力有限;
- 受样本量和数据精度影响较大。
五、结语
尽管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质量管理工具正在被更为先进的分析手段所补充甚至取代,但散布图作为一种基础且实用的工具,依然在许多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缺乏复杂数据分析能力的基层管理中,它仍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2020年的质量管理实践中,散布图虽不再是“最前沿”的工具,但它所承载的质量思维和分析方法,依然是推动企业持续改进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