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成品检验标准(2页)】在服装生产过程中,成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的重要环节。为了统一检验标准,提高产品合格率,减少返工和投诉,特制定本《服装成品检验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服装产品的最终质量检查,涵盖外观、尺寸、工艺、包装等方面。
一、检验依据
1. 合同与订单要求:根据客户提供的技术文件、样品及订单要求进行检验。
2. 企业内部标准:参照公司制定的品质控制流程及技术规范。
3. 国家或行业标准:如GB/T、ISO等相关标准,作为补充参考。
二、检验项目与要求
1. 外观检查
- 表面整洁度:无污渍、油渍、毛球、脱线等明显瑕疵。
- 色差:同一批次产品颜色应一致,允许轻微色差,但不得影响整体视觉效果。
- 缝线质量:针脚均匀、无跳针、断线、漏针现象;线头修剪整齐。
- 印花/绣花:图案清晰、无错位、无模糊、无脱落。
2. 尺寸测量
- 所有成衣必须按照客户提供的尺寸表进行测量,误差范围需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 测量部位包括:胸围、腰围、肩宽、袖长、裤长、领口、下摆等关键部位。
- 每件产品均需逐个测量,不得以抽检代替全检。
3. 工艺检查
- 领子、口袋、袖口等部位应平整、对称、无歪斜。
- 拉链、纽扣、搭扣等辅料应牢固、使用顺畅,无破损。
- 裤装、裙装的腰部松紧带应贴合身体,不易滑动。
4. 包装与标识
- 包装应完整、无破损,内衬干净,防尘袋完好。
- 标签内容应齐全,包括品牌、尺码、成分、洗涤说明、产地等信息。
- 每箱产品应附有合格证、装箱单,并标明数量、批次、生产日期等信息。
三、检验方法与工具
- 使用卷尺、卡尺、测温仪等工具进行尺寸和结构检测。
- 通过目视、手感等方式检查外观质量。
- 对于特殊面料或工艺,可结合专业仪器进行测试。
四、检验结果处理
- 合格品:可直接入库或发货。
-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返修、隔离或报废。
- 对于批量问题,应及时反馈至生产部门,分析原因并改进。
五、检验人员职责
-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产品标准和检验流程。
- 检验过程中应保持客观、公正,如实记录检验结果。
- 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上报并提出改进建议。
本标准将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客户反馈进行定期修订,以确保其适用性和有效性。所有相关人员须严格遵守,共同提升产品质量与客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