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的文言文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本文的文言词汇和句式,掌握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
- 能够准确翻译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结构和主旨。
- 掌握作者宋濂在文中所表达的学习态度与人生感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诵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体会古人勤奋求学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与坚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尊重师长、珍惜学习机会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 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积累。
- 文章结构分析及主题思想的把握。
- 难点:
- 文言句式的理解与翻译。
- 作者写作意图的深层挖掘。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相关背景资料。
-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宋濂的相关信息,完成字词注释。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学习上的困难?面对困难时,你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意义与毅力的重要性。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代文人写给后辈的劝学文章——《送东阳马生序》。”
(二)作者介绍(5分钟)
简介作者宋濂:
-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 他一生勤奋好学,曾因求学而历经艰辛,因此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以亲身经历勉励后学。
(三)整体感知(10分钟)
1. 朗读课文:
-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 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文章语气与情感。
2. 疏通文意:
- 分组讨论,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 教师点拨重点词句,如“负箧曳屣”、“穷冬烈风”等。
(四)文本分析(20分钟)
1. 结构梳理:
- 开头:点明写作目的,说明自己年少求学的艰难。
- 中间:详细描述求学过程中的艰苦与坚持。
- 结尾:勉励后学珍惜当下,勤奋学习。
2. 语言特色:
- 文言简练,情感真挚,多用对比手法,突出求学之不易。
- 如“余幼时即嗜学……”与“当余之从师也……”形成鲜明对比。
3. 主题归纳:
- 表达了作者对求学精神的推崇,强调勤奋、坚韧、尊师重道的重要性。
- 同时也表达了对后学的殷切期望。
(五)拓展延伸(10分钟)
1. 联系现实:
- 讨论:今天的我们是否也需要像宋濂一样刻苦学习?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与感悟。
2. 仿写练习:
- 以“我也有一个求学的故事”为题,写一段话,模仿本文的风格与情感。
(六)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
《送东阳马生序》不仅是一篇记叙文,更是一篇励志散文。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历过磨难,才能体会到成功的珍贵;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文言词汇与句式。
2.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的启示。
六、板书设计:
```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一、作者简介:宋濂,元末明初文学家
二、内容概要:
1. 幼时嗜学
2. 求师艰辛
3. 今昔对比
4. 劝学勉励
三、主题思想:勤学苦读,尊师重道
四、语言特色:简练质朴,情感真挚
```
七、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通过诵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学习态度与人生价值。今后可加强文言文的语感训练,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