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奏乐《谁是我的菜》第十一届音乐公开课教案x】一、活动名称:
二、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 通过趣味性的音乐活动,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与表现力。
2. 认知目标: 让幼儿了解节奏感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初步掌握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方法。
3. 技能目标: 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乐器演奏,并尝试与同伴配合完成合奏。
三、活动准备:
- 音乐素材:《谁是我的菜》(改编版,适合幼儿演唱和演奏)
- 打击乐器:三角铁、铃鼓、沙锤、木鱼等
- 教学课件或图片资料(用于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 活动场地布置:宽敞、安全,便于幼儿自由活动与合作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进入课堂,播放《谁是我的菜》的旋律,引导幼儿听一听、说一说:“你们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有没有觉得特别有趣?”
提问互动:
- “你们知道‘谁是我的菜’是什么意思吗?”
- “你们有没有喜欢的人或者朋友?想不想用音乐来表达呢?”
通过简单问答,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歌曲欣赏与理解(8分钟)
播放歌曲《谁是我的菜》,让幼儿完整聆听一遍。随后,教师结合图片或动作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如“你是我的菜,我是你的爱”等。
引导幼儿模仿歌词中的动作,如拍手、转圈、握手等,增强参与感。
3. 节奏练习(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节奏训练,使用“哒、哒、哒”或“咚、咚、咚”等简单节奏型,鼓励幼儿拍手、跺脚、拍腿等方式感受节奏。
然后,教师出示打击乐器,介绍每种乐器的名称和声音特点,如:
- 三角铁:清脆、明亮
- 铃鼓:轻柔、有弹性
- 沙锤:沙沙声,像下雨一样
- 木鱼:敲击声,像小动物的声音
4. 分组演奏(15分钟)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打击乐器。教师带领幼儿根据音乐节奏进行演奏练习。
例如:
- 第一组:三角铁(节奏为“哒哒哒”)
- 第二组:铃鼓(节奏为“咚咚咚”)
- 第三组:沙锤(节奏为“沙沙沙”)
- 第四组:木鱼(节奏为“咚咚”)
教师可先示范一次,再让幼儿轮流尝试,逐步建立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5. 合奏展示(8分钟)
各组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完成一次完整的合奏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6. 总结与延伸(4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问:
-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 “你觉得哪一种乐器最好玩?为什么?”
- “下次我们还可以用哪些乐器来演奏这首歌曲?”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打击乐器,供幼儿自由探索和创作。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听《谁是我的菜》,并尝试用身体动作或简单乐器进行表演。
- 可组织一次小型音乐会,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观摩,增强幼儿的成就感与表现欲。
六、教学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以幼儿喜爱的歌曲为基础,结合节奏训练与乐器演奏,既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又提升了他们的音乐素养与合作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乐器种类,增加互动环节,使音乐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基于真实教学场景设计,适用于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