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完整word版)师说理解性默写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完整word版)师说理解性默写,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3 12:29:48

(完整word版)师说理解性默写】《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著名的议论文,旨在阐述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并批判当时士大夫阶层轻视师道、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文章语言精炼、逻辑严密,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篇目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内容和思想内涵,以下提供一份基于《师说》的理解性默写练习题,便于学生复习与巩固。

一、填空式默写

1. 古之________者,必有________。

2. ________,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________。

3.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如是而已。

4.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5.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________。

6.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________。

7. 师者,所以________。

8.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________。

二、理解性默写

1.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应当不拘泥于年龄和身份,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就可以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

2. 在《师说》中,作者提出“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老师的作用在于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而不是仅仅教人读书识字。

3. 韩愈认为,“________,________”,即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善于学习;而普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是因为他们缺乏求学的态度。

4. 文中提到“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现象的批评,说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5. “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揭示了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应以“道”为标准,而非以年龄或地位来判断谁应该成为老师。

三、简答题(理解性默写延伸)

1. 《师说》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师说》的核心观点是提倡从师学习,反对“耻学于师”的错误观念,强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主张不论尊卑、长幼,只要有道可学,就应虚心求教。

2. 作者为什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

答:因为每个人所学的内容和时间不同,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只要一个人掌握了某种道理或技能,就可以成为他人的老师,因此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老师。

3. 文章中“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有何含义?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只教孩子读书认字、讲解文句的老师,并不是韩愈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传道解惑”的老师,强调真正的教师应传授道理、解答疑惑,而不仅仅是教书。

四、总结

《师说》不仅是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人反思学习态度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参考。通过理解性默写,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从而提升语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