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养竹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0815093949】白居易《养竹记》阅读练习与解析
《养竹记》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养竹”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本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被选入语文教材或课外阅读材料中,用于考察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与文学鉴赏水平。
一、原文节选(节选自《白居易集》)
> 竹,植物也,而其性刚劲,其质坚贞。不以风霜改其志,不因寒暑移其节。虽处幽谷,亦能自立;纵遇狂风,亦不折腰。吾爱竹,非徒爱其形也,实爱其德也。
二、阅读练习题
1. 文中提到“竹”的哪些特性?请简要概括。
2. “不以风霜改其志,不因寒暑移其节”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 白居易为什么“爱竹”?他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4. 结合全文,分析作者通过“养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参考答案
1. 竹的特性:刚劲、坚贞、不随环境改变意志、不因季节变化而动摇节操。
2. 句子意思:竹子不会因为风霜的侵袭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也不会因为寒暑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节操。
3. 爱竹的原因:白居易不仅喜爱竹子的外形,更欣赏它的内在品质,如坚韧、正直、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将竹子视为一种人格的象征,寄托了自己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4. 思想感情:通过描写竹子的品性,白居易表达了对坚贞不屈、清高自守的人格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中虚伪、懦弱现象的批判。
四、拓展思考
《养竹记》虽然篇幅不长,但寓意深刻。它不仅是对竹子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思考。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诱惑与压力,我们是否也能像竹子一样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这篇文章提醒我们,做人应有坚定的信念和独立的品格,正如竹子一般,在风雨中挺立,在逆境中成长。
五、结语
白居易的《养竹记》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成为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文章。通过阅读与理解这篇作品,不仅能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更能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启发与人格上的修养。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