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放假安全教育简报范文】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扫墓、踏青出行的重要时间。为确保全体师生在节日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营造一个平安、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学校特此开展清明节放假前的安全教育活动,现将相关事项简要总结如下:
一、交通安全
清明期间,外出祭祖、踏青人员增多,交通压力加大。提醒广大师生及家长注意出行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步行时要注意来往车辆,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确保自身安全。
二、防火安全
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高峰期,野外用火极易引发火灾。教育学生及家长严禁在林区、草地等易燃区域使用明火,提倡采用鲜花祭祀、网络祭奠等文明方式,杜绝因祭祀引发火灾事故。
三、防溺水安全
春季气温回升,部分学生可能会前往河湖、池塘等水域玩耍。学校强调,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防止溺水事故发生。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增强安全意识。
四、饮食卫生安全
节日期间,饮食习惯容易改变,应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或不洁食物,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
五、网络安全与防诈骗
假期中,学生上网时间增加,需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信息,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谨防网络诈骗。家长应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健康使用网络。
六、居家安全
放假期间,家中无人时应关闭电源、燃气、水源,锁好门窗,防止盗窃和意外事故发生。教育学生不要单独外出,外出时要告知家人去向,确保人身安全。
通过此次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度过一个平安、文明、祥和的清明假期提供了有力保障。希望全体师生认真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共同维护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XX学校
2025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