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卖油翁》对比阅读含答案)(-及360)

2025-08-10 02:43:19

问题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卖油翁》对比阅读含答案)(-及360),真的撑不住了,求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02:43:19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卖油翁》对比阅读含答案)(-及360)】《卖油翁》对比阅读解析与教学参考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卖油翁》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文言文,出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归田录》。该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传达了深刻的道理:技艺精湛源于长期实践,而非天赋或骄傲。本文不仅语言简练、情节生动,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是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许多教师和教育机构推出了“对比阅读”练习,即通过将《卖油翁》与其他类似题材或风格的文章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文本,提升综合阅读能力。

一、《卖油翁》原文简介

《卖油翁》讲述了一位卖油的老者,凭借高超的倒油技艺,让自恃武艺高强的陈尧咨心服口服的故事。文章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现了卖油翁的沉稳与自信,以及陈尧咨从傲慢到谦逊的心理变化。

文中关键语句如“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等,形象地刻画了人物性格,也揭示了“熟能生巧”的深刻道理。

二、对比阅读的意义

对比阅读是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

- 理解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

- 掌握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 提升对文章主题和思想的理解能力;

-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语言分析能力。

常见的对比阅读材料包括:

1. 《卖油翁》与《伤仲永》

两篇文章都出自欧阳修之手,但主题不同。《卖油翁》强调技艺的积累,而《伤仲永》则讲述天才少年因缺乏后天培养而沦为庸人的故事。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学生对“天赋”与“努力”关系的思考。

2. 《卖油翁》与《口技》

《口技》描写的是艺人通过声音模仿各种场景,展现其高超技艺;而《卖油翁》则是通过动作展示技艺。两者都围绕“技艺”展开,但表现方式不同,适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

3. 《卖油翁》与《狼》

虽然两篇都是寓言性质的文言文,但《狼》更侧重于智慧与勇气的较量,而《卖油翁》则强调实践与经验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中的寓意表达。

三、对比阅读题型示例(附答案)

题目1:

请比较《卖油翁》与《伤仲永》在主题上的异同,并说明原因。

答案:

相同点:两篇文章都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不同点:《卖油翁》通过具体事例说明技艺需要长期练习;《伤仲永》则通过一个天才少年的堕落,指出没有持续努力会导致才能丧失。

题目2:

《卖油翁》中“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句话体现了怎样的态度?

答案:

这句话体现了卖油翁谦虚、自信的态度,表明他并不炫耀自己的技艺,而是认为一切皆源于熟练与坚持。

题目3:

在对比阅读中,如何理解“熟能生巧”这一观点?

答案:

“熟能生巧”强调通过不断重复和练习,可以提高技能水平。在《卖油翁》中,卖油翁正是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技艺境界。

四、教学建议

1. 注重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积累

在讲解《卖油翁》时,应重点讲解“亦”“惟”“尔”等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帮助学生打好文言基础。

2.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让学生扮演卖油翁或陈尧咨,增强对人物心理和情感的理解。

3. 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拓展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熟能生巧”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结语

《卖油翁》作为一篇经典文言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可以在更广阔的视野中理解作品内涵,提升语文素养。希望本文能为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提供参考与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