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客孟尝君翻译原文】《冯谖客孟尝君》是《战国策·齐策》中的一篇经典文章,讲述了冯谖投奔孟尝君后,通过三次“弹铗”表达不满,最终为孟尝君谋划、巩固地位的故事。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冯谖的智慧与远见,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士人追求功名、择主而事的特点。
一、
本文主要讲述了冯谖作为门客,在孟尝君门下逐渐展现其才能,并通过一系列行动帮助孟尝君建立威信、扩大影响力的过程。故事分为几个阶段:
1. 初入门下:冯谖以“无能”自居,但实际是试探孟尝君的诚意。
2. 第一次弹铗:提出生活条件要求,显示其不凡之处。
3. 第二次弹铗:进一步提出更高要求,暗示自己有大志。
4. 第三次弹铗:提出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赢得民心。
5. 结局:冯谖成功帮助孟尝君在齐国立足,成为重要谋士。
整个故事体现了冯谖的智慧、策略和对时局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孟尝君善用人才、礼贤下士的胸怀。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冯谖闻孟尝君好客,负其才,欲往游焉。 | 冯谖听说孟尝君喜欢招揽门客,凭借自己的才能,想要前去投奔他。 |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 孟尝君问:“你的爱好是什么?”冯谖说:“长剑啊,回来吧!吃饭没有鱼。” |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 孟尝君说:“给他吃,和门下的其他客人一样。” |
后复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 不久后又说:“长剑啊,回来吧!出门没有车。” |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 孟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和门下的车客一样。” |
又复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 又一次说:“长剑啊,回来吧!没有钱养家。” |
孟尝君曰:“诺,为之具。” | 孟尝君说:“好,给他准备生活用品。” |
冯谖乃去,谓左右曰:“君不知贤,吾将去矣!” | 冯谖于是离开,对左右说:“君主不了解贤才,我将要离开了!” |
左右以告,孟尝君曰:“此贤者也,吾失之。” | 左右把这话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这是贤才,我失去了他。” |
于是追之,得于市中。 | 于是派人追赶,在市场上找到了他。 |
冯谖曰:“愿为君市义。” | 冯谖说:“我想为您买来‘义’。” |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 孟尝君问:“怎么买‘义’呢?” |
曰:“今君有区区之薛,民多而不与利,故民怨。请以君命,使吏以债券贷于民,收其息,归而焚之。” | 冯谖说:“如今您在薛地有小小的封地,百姓很多却得不到好处,所以他们有怨言。请让我以您的名义,让官吏把债券借给百姓,收取利息,然后回来烧掉。” |
孟尝君曰:“可。” | 孟尝君说:“可以。” |
于是使人至薛,如冯谖言。 | 于是派人到薛地,按照冯谖的话去做。 |
民皆称万岁。 | 百姓都高呼万岁。 |
孟尝君怪之,曰:“此何故?” | 孟尝君感到奇怪,问:“这是为什么?” |
冯谖曰:“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 冯谖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于死亡。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安心睡觉。请让我为您再挖两个洞。” |
三、总结
《冯谖客孟尝君》不仅是一篇历史故事,更是一部关于智谋与权术的经典之作。冯谖通过“弹铗”的方式,既表达了自己对待遇的要求,也测试了孟尝君的胸襟与识人能力。最终,他以“市义”的方式赢得了民心,为孟尝君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文章语言生动,情节跌宕,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以上就是【冯谖客孟尝君翻译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