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兰若生春夏原文】《感遇诗·兰若生春夏》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的一组《感遇诗》中的一首,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寄托了诗人对人生、仕途及理想抱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不屈的精神。
一、诗歌
《感遇诗·兰若生春夏》原文如下:
> 兰若生春夏,芳菲满乾坤。
> 花开不自赏,叶落亦无言。
> 群芳争艳日,独秀在深林。
> 君子怀高志,不逐俗尘纷。
这首诗以“兰若”(即兰草和杜若)为意象,描绘其在春夏之际盛开,香气弥漫,但花开时不自我炫耀,叶落时也默默无闻。诗中提到“群芳争艳”,而“独秀在深林”,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世俗浮华的不屑。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强调君子应怀抱远大志向,不随波逐流。
二、内容分析表
项目 | 内容描述 |
作者 | 张九龄(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
诗题 | 《感遇诗·兰若生春夏》 |
创作背景 | 属于《感遇诗》系列,反映诗人对人生、仕途的感悟与思考 |
主旨 | 表达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对世俗浮华的不屑 |
意象 | 兰若、花、叶、群芳、深林 |
修辞手法 | 拟人、对比、象征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意境深远 |
情感表达 | 高洁、孤傲、坚定 |
思想内涵 | 君子应有远大志向,不随波逐流 |
三、结语
《感遇诗·兰若生春夏》虽篇幅短小,却寓意深刻。诗人借兰若之高洁,抒发了自己不慕荣利、坚守节操的情怀。这种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以上就是【感遇诗兰若生春夏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