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序原文全文】《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公元353年(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与谢安、孙绰等41位文人雅士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修禊”雅集时所作。此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也是文学史上极具价值的散文名篇。
一、文章总结
《兰亭序》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兰亭的自然景色和文人雅集的欢乐场景,同时抒发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全文情感起伏有致,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深沉思考,体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
二、原文全文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三、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 |
| 作者 | 王羲之(东晋) |
| 创作时间 | 公元353年(永和九年) |
| 地点 | 会稽山阴兰亭 |
| 背景 | 修禊雅集,文人聚会 |
| 文体 | 散文(记叙文) |
| 语言风格 | 清新典雅,富有诗意 |
| 主题思想 | 感叹人生短暂,珍惜当下 |
| 历史地位 | “天下第一行书”、“中国书法第一帖” |
| 书法价值 | 行书代表作,笔法流畅自然 |
| 文学价值 | 高度凝练,情感真挚 |
四、结语
《兰亭序》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自然与人文精神的深刻表达。它跨越千年,依然打动人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
以上就是【王羲之兰亭序原文全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