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这篇作品以小见大,通过描述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变化,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文章语言精炼生动,情节紧凑曲折,人物形象鲜明,非常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背景的理解还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并联系实际生活思考作品主题。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意义及用法;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创作特点;熟悉小说三要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真善美的重要性。
四、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并进行合理评价。
五、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导入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学法:自主预习法、圈点批注法、角色扮演法等。
六、课前准备
教师方面: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好课堂提问;
学生方面: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包括查阅作者简介、了解时代背景等内容。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亲情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后提出问题:“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最亲近的人变成了陌生人,你会怎么办?”以此引入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词义;
2. 教师概述故事情节梗概;
3. 提问:“你觉得文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三)精读细品
分段落带领学生逐层剖析课文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介绍家庭成员及经济状况;
第二部分(第5-19自然段),叙述于勒早年的经历;
第三部分(第20-47自然段),描写菲利普夫妇得知于勒发迹后的欣喜若狂;
第四部分(第48-62自然段),讲述他们遇到落魄的于勒时的尴尬局面。
(四)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鼓励大胆发言,并总结归纳出几个关键点。
(五)布置作业
1. 选取自己喜欢的角色写一段内心独白;
2. 查找其他类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
八、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主要矛盾:金钱与亲情
人物形象:自私虚伪的菲利普夫妇;善良朴实的于勒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不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时间安排上略显紧张,某些环节没有充分展开。今后将更加注重细节处理,力求做到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