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请直接在答题卡上作答。
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观念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也渗透到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天人合一”的理念再次受到关注,成为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基础。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概念。
B. “天人合一”仅限于中国古代文化中存在。
C. 现代社会对“天人合一”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D. 生态文明建设完全依赖于“天人合一”的理念。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B. 古代文学作品常体现“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
C. 当今社会需要重新审视并发扬“天人合一”的智慧。
D. “天人合一”思想已经过时,不再具有现实意义。
3.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表现形式?( )
A. 《道德经》中的自然观。
B. 《论语》中的人伦思想。
C. 唐诗宋词中描绘山水田园的佳句。
D. 明清时期园林建筑追求自然之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人未之奇奇:认为……奇异
B. 辩赡赡:富足
C. 遂以女妻之妻:妻子
D. 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器重:看重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羲之幼讷于言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B. 论者称其笔势人未之奇
C. 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为古今之冠
D. 然闻信至然而我独嗜酒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王羲之小时候不善于说话,长大后变得能言善辩。
B. 阮裕认为王羲之与王承、王悦是王家的三个年轻人。
C. 太尉郗鉴通过观察王家子弟的行为举止来挑选女婿。
D. 最终,郗鉴选择了在东厢房坦腹吃东西的王羲之作为女婿。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5分)
译文:
(2)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描绘出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
B. 颔联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展现出山林的幽静。
C.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D. 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
9. 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的艺术效果。(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论语·学而》中孔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秋天的典型景象。
(3)李商隐《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4)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景抒情,感慨人生短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面对这些挑战,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迎难而上。其实,①_____________,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如果把困难看作成长的机会,那么每一次挫折都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反之,②_____________,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
12. 下面是一则通知的初稿,请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修改。(6分)
通 知
各班级:
为了庆祝国庆节的到来,学校决定于本周五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文艺汇演。请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按时参加,并要求着装整洁,带好笔记本和笔。
特此通知!
校团委
2016年9月28日
问题及修改建议:
13. 请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8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诸如虚假宣传、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对此,你怎么看待网络购物的发展?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60分)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守仁
请以“立志”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以上即为2016年高考全国I卷语文试题及其答案解析。希望这份试题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同时也提醒大家注意复习的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