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名作,此诗以秦淮河畔为背景,描绘了晚唐时期社会的衰败与繁华背后的空虚。诗中通过描写夜泊秦淮时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轻烟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岸边的细沙。
夜晚我将船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一家酒店。
那歌女们不知道国家即将灭亡的忧愁,
隔着江水还在唱着那《玉树后庭花》这样的靡靡之音。
赏析:
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了一幅朦胧的夜景图,寒水、轻烟、明月、沙滩,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次句“夜泊秦淮近酒家”,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诗人夜宿秦淮河边,靠近酒家,这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为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第三句“商女不知亡国恨”,这里的“商女”指的是歌女,她们并不知道国家即将灭亡所带来的悲痛。“不知亡国恨”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层阶级沉迷享乐、不思进取的现象。最后一句“隔江犹唱后庭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即使国家面临危机,这些人依然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继续演唱那些轻佻浮华的歌曲,完全忽视了国家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秦淮河畔夜景的描写,讽刺了晚唐统治者和贵族阶层的腐朽堕落,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奢靡与腐败。杜牧以其敏锐的社会洞察力,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这首诗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