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获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带来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新闻两则》。这篇课文由《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两篇新闻组成,分别体现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客观性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首先,我要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理解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并能初步运用新闻写作的技巧进行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情境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新闻的语言风格,培养他们的信息筛选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这两篇新闻,让学生感受到新闻报道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接下来是教学重难点。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新闻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而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体会新闻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读促思、以思促写”的教学策略。首先,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两篇新闻的原文和相关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新闻的结构、语言及表达方式,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为了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我还设计了一个“小小记者”活动,让学生扮演新闻编辑的角色,根据提供的素材撰写一篇简短的新闻报道。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新闻写作的规范和要求。
此外,我还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讲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我会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英雄精神和民族气节;而在分析《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则会强调科学精神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系。
最后,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合作成果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新闻两则》不仅是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语文课文,更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人文情怀的重要载体。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提升对社会的关注度和责任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