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行舟》)】江上烟波起,孤舟一叶轻。
风随云影动,水映月光明。
远岸人声寂,寒芦雁影横。
心随流水去,梦里到乡城。
这首题为《行舟》的诗,作者李益,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他的诗风多以苍凉、沉郁为主,尤其擅长描写征人思乡、游子离愁等情感。然而,在这首《行舟》中,他却展现出一种更为淡雅、宁静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江畔世界。
诗的开头“江上烟波起,孤舟一叶轻”,描绘出一幅静谧的江景图。烟波浩渺,孤舟独行,给人一种孤独又自由的感觉。这里的“一叶轻”不仅形容船的轻盈,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飘忽不定。他或许正漂泊在外,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风随云影动,水映月光明”,则进一步渲染了夜色中的江面。风吹动云影,水面倒映着皎洁的月光,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美丽的氛围。这种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是对现实的再现,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出自己在旅途中的孤寂与思索。
后两句“远岸人声寂,寒芦雁影横”,将视线转向远处。远方的岸边寂静无声,只有寒冷的芦苇和飞过的雁群。这里“寒芦”象征着秋意渐浓,而“雁影横”则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归途的渴望。
最后两句“心随流水去,梦里到乡城”,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诗人的心随着江水一同远去,梦中回到了故乡。这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写法,既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也透露出一种无法实现的无奈。正是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韵味。
总的来说,《行舟》虽篇幅不长,但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它不仅展现了李益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唐代文人普遍的情感体验。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时代,游子的思乡之情尤为强烈,而李益正是用他那细腻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这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