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听课记】今天上午,我走进了语文课堂,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听课,没想到却收获了不少启发与思考。这节语文课的主题是《背影》,作者朱自清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虽然文章看似简单,但细细品味,却让人动容。
老师并没有一开始就讲解课文内容,而是先引导我们回忆自己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背影”的瞬间。这个问题让我有些意外,但也让我开始认真思考。原来,语文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传递和生活的映射。
在朗读环节,老师让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每一个声音都带着不同的情感,有的低沉,有的坚定,还有的带着一丝哽咽。尤其是当读到“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大帽,穿着黑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时,教室里一片寂静,仿佛所有人都被带入了那个场景中。
接着,老师开始逐句分析文本,但她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字词解释+段落大意”的方式,而是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我们主动去理解作者的情感。比如她问:“为什么作者要反复描写父亲的背影?”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背影不仅仅是一个画面,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
课堂最后,老师布置了一篇小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她说:“有时候,我们最熟悉的亲情,反而最容易被忽略。希望你们能从生活中发现那些被忽视的温暖。”
这堂课让我明白,语文不只是学习语言,更是在学习如何感受生活、表达情感。或许,这就是语文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