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白居易注释翻译赏析】《长相思》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虽篇幅不长,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原文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二、注释
- 汴水:指汴河,古代重要水道,流经今河南、江苏等地。
- 泗水:另一条古水道,与汴水交汇,也流经江苏一带。
- 瓜洲: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为古代交通要道。
- 吴山:泛指江南一带的山峦,这里象征着远方的亲人或故乡。
- 点点愁:形容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朦胧而忧愁。
- 思悠悠,恨悠悠:思绪绵长,怨恨不断。
- 归时方始休:只有等到归来之时,这份思念和怨恨才能停止。
- 月明人倚楼:月光洒满大地,一个人独自倚靠在楼上,寄托思念。
三、翻译
汴河的水缓缓流淌,泗河的水也静静东去,
它们一路奔流,直到瓜洲古渡口,
那里的吴山层层叠叠,仿佛也带着深深的忧愁。
思念啊,无尽无休;
怨恨啊,绵延不断,
只有等到归来之时,这份心绪才会停歇,
而此刻,月光洒满大地,我独自倚在高楼之上。
四、赏析
《长相思》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全词以自然景物起笔,通过“汴水”“泗水”的流动,引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接着,“吴山点点愁”将景物与情感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哀婉的氛围。
后半部分直抒胸臆,“思悠悠,恨悠悠”两句,用重复的结构加强了情感的递进,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无法排遣的愁绪。最后一句“月明人倚楼”,则将整个画面定格在一个静谧而孤独的夜晚,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词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既体现了白居易一贯的“通俗易懂”的创作风格,又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力量。它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写照,也反映了古代游子离乡背井、思亲念故的普遍心理状态。
五、总结
《长相思》虽然篇幅短小,但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堪称白居易词作中的精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传达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对亲情的渴望、对归途的期盼、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首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