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18学年普法教育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法治宣传教育精神,增强师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推进依法治校进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普法教育与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围绕“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的主题,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师生的法律素养和道德水平。
二、工作目标
1. 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 推动普法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常态化机制。
3. 通过开展法治主题活动,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 建立健全学校法治教育体系,推动依法治校向纵深发展。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
1. 加强法治教育课程建设
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教学计划,确保每周至少安排一节法治教育课。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
定期组织“法治宣传周”、“宪法日”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讲座、演讲、手抄报、模拟法庭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3. 加强教师法治教育培训
鼓励教师参加相关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能力,做到言传身教,树立良好榜样。
4.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加强与家长及社区的联系,利用家长会、法治讲座等形式,共同关注学生的法治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5. 强化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在校园内设立法治宣传栏、张贴法治标语,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鼓励学生参与法治文化建设,增强法治认同感。
四、实施步骤
1. 准备阶段(2018年9月)
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各项准备工作。
2. 实施阶段(2018年10月—2019年6月)
按照计划有序开展各项普法教育活动,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及时调整优化方案。
3. 总结阶段(2019年7月)
对全年普法教育工作进行总结评估,表彰先进,查找不足,为下一年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五、保障机制
1. 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普法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普法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3. 建立考核机制,将普法教育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和班级评优评先体系。
六、结语
法治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长远发展。我校将以本次工作计划为契机,不断深化普法教育内涵,努力打造一个文明、和谐、法治的校园环境,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少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