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20220305121805】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公司金融学》
课程编号:待定
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授课对象:本科二年级及以上金融、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安排: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0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
学分:3学分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基础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司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融资、投资、股利分配及资本结构优化等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理解公司金融的基本概念、核心内容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2. 掌握资本预算、风险与收益、资本结构、股利政策等关键知识点;
3. 能够运用财务分析工具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与决策;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其在金融领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 序号 | 教学模块 | 内容概要 | 学时 | 教学方式 |
|------|----------|----------|------|-----------|
| 1| 公司金融概述 | 公司金融的定义、研究对象、发展历史与现实意义 | 2 | 讲授 |
| 2| 财务报表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解读与分析 | 4 | 讲授+案例 |
| 3| 货币时间价值 | 复利计算、现值与终值、年金计算 | 4 | 讲授+练习 |
| 4| 风险与收益 | 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关系、CAPM模型 | 6 | 讲授+讨论 |
| 5| 资本预算 | 投资项目评估方法(NPV、IRR、Payback) | 6 | 讲授+案例 |
| 6| 资本结构 | 杠杆效应、MM理论、最优资本结构选择 | 6 | 讲授+小组研讨 |
| 7| 股利政策 | 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股利政策类型 | 4 | 讲授+案例 |
| 8| 企业估值 | 现金流折现法、相对估值法、实物期权法 | 6 | 讲授+模拟操作 |
| 9| 企业并购与重组 | 并购动机、协同效应、估值与支付方式 | 4 | 讲授+案例 |
| 10 | 课程总结与复习 | 综合知识梳理与重点回顾 | 2 | 讲授+答疑 |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学习兴趣。教师将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独立见解。
五、考核方式
1. 平时作业(20%):包括课后习题、案例分析报告等;
2. 期中考试(30%):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期末考试(50%):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4. 课堂表现(可选):根据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进行加分。
六、参考教材与资料
1. 《公司金融》(第5版),作者:罗斯、威斯特菲尔德、杰弗里·贾里森,机械工业出版社;
2. 《公司理财》(第12版),作者:斯蒂芬·A·罗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相关学术期刊与行业研究报告(如《金融研究》《中国证券报》等);
4. 企业年报、财务数据平台(如Wind、同花顺等)。
七、课程特色
本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还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入真实企业的财务数据与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司金融的实际运作机制。同时,课程鼓励学生关注金融市场动态,提升其职业素养与竞争力。
八、备注
本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与学科发展动态适时调整,具体安排以任课教师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