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好词好句好段】《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极具讽刺意味和现实意义的长篇小说,作者吴敬梓以犀利的笔触描绘了封建社会中士人阶层的种种弊病与荒诞现象。这部作品不仅语言精炼、结构严谨,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一、好词精选
在《儒林外史》中,有许多词语不仅富有文采,还能准确传达人物性格与情节发展。例如:
- 迂腐:形容人思想固执、不切实际。
- 傲慢:表现人物自视甚高、轻视他人。
- 虚伪:揭示人性中的虚假与伪装。
- 冷嘲热讽:通过言语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 功名利禄:象征士人追求的世俗目标。
- 风流才子:常用于描写那些才华横溢却行为放荡的人物。
- 穷酸:形容人虽有才学但生活窘迫。
- 趋炎附势:刻画人随波逐流、阿谀奉承的嘴脸。
这些词语不仅丰富了文章的表现力,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
二、好句摘录
《儒林外史》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许多句子至今仍能引发深思:
1. “人生南北多歧路,世事浮沉几度秋。”
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功名富贵,不过如梦如幻;唯有真情实意,才是人间至宝。”
这是书中对功名利禄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向往。
3. “读书人若只知求名,便失了本心。”
此句直指当时士人沉迷科举、丧失初心的现象,发人深省。
4. “世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
虽非原句,但这种精神境界在书中多次体现,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5.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表达了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提醒人们要不断学习。
三、好段赏析
《儒林外史》中不乏精彩段落,既有生动的情节描写,也有深刻的议论分析:
第一回中写道:
>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从秦汉以来,多少英雄豪杰,兴衰成败,都是一场空。如今到了明朝末年,天下又乱了,人心惶惶,士人纷纷奔走于功名之路,只为博得一纸功名。”
这段文字开篇点题,既交代了时代背景,又引出全书主题——士人对功名的追逐与社会的动荡之间的关系。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第三十五回中有一段描写:
> “那严监生临死之时,还惦记着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怕费油,叫人拔了一根。这等吝啬之人,真是令人作呕。”
此段通过对严监生临终细节的描写,讽刺了那些贪财吝啬、甚至死也要省下一点油钱的人,展现了作者对这类人物的蔑视与批判。
四、结语
《儒林外史》是一部充满智慧与讽刺的作品,它不仅记录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也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无论是其中的好词、好句还是好段,都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与思考。在今天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重读《儒林外史》,或许能让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待功名利禄,珍惜真正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