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一、
布鲁纳(Jerome S. Bruner)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发现学习法”(Discovery Learning),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核心在于理解知识的结构,而不仅仅是记忆事实。
发现学习法主张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这种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布鲁纳还提出三种学习方式:动作性学习、形象性学习和象征性学习,分别对应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
此外,布鲁纳强调教学应遵循“螺旋式课程”的原则,即同一主题内容在不同阶段以不同深度和复杂度呈现,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提出者 |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 Bruner) |
提出时间 | 20世纪50年代 |
核心理念 | 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而非被动接受 |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
学习方式 | 发现学习、主动建构知识 |
学习阶段 | 动作性学习、形象性学习、象征性学习(按年龄递进) |
教学原则 | 螺旋式课程设计,知识结构化呈现 |
教师角色 | 引导者、促进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 |
学生角色 | 主动探索者、问题解决者 |
优点 | 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思维能力,增强知识迁移能力 |
局限性 | 对教师要求较高,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教学准备 |
三、结语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强调知识的获取,更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以上就是【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