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的及是什么意思】“过犹不及”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先进》:“子曰:‘过犹不及。’”意思是做事过分和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这里的“及”字,指的是“达到”或“达到某种程度”。
一、
“过犹不及”是孔子提出的处世哲学,强调做事要恰到好处,不能太过也不能太不足。其中,“及”字在句中表示“达到”或“达到应有的程度”。整句话的意思是:做事如果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就如同做得不够一样,都不符合中庸之道。
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常用来提醒人们做事要讲究分寸,避免极端,追求适度与平衡。
二、词语解析表
词语 | 含义 | 在成语中的作用 |
过 | 超过,过分 | 表示行为或程度超过合理范围 |
犹 | 如同,如同 | 引出比较,表示“同样” |
不及 | 没有达到 | 表示行为或程度不足 |
及 | 达到,达到某种程度 | 是“不及”的反义词,表示“达到应有状态” |
三、延伸理解
- “及”在古文中的常见用法:
- 达到:如“及第”、“及格”
- 比得上:如“及不上”
- 和……一样:如“及不上他”
- 现代使用中的意义:
- 在“过犹不及”中,“及”并非指“到达”,而是表示“达到应有的程度”,与“不及”相对。
- 现实应用:
- 教育中,过度的管教与放任都是不可取的;
- 工作中,过于激进与过于保守都可能带来问题;
- 生活中,情绪控制、饮食作息等都需要“适度”。
四、结语
“过犹不及”的核心思想在于提倡“中庸之道”,而“及”字在此体现了对“适度”的追求。理解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分寸,实现更和谐的状态。
以上就是【过犹不及的及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