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中考语文成语大全及解释百身何赎等

2025-10-30 23:22:29

问题描述:

中考语文成语大全及解释百身何赎等,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23:22:29

中考语文成语大全及解释百身何赎等】在中考语文考试中,成语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掌握常见成语的含义、用法和出处,不仅能提高语言理解能力,还能在写作和阅读理解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考语文成语及其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成语总结

1. 百身何赎

意思:即使有百种身体,也无法赎回自己的过错或过失。形容悔恨之深,无法弥补。

出处:《诗经·小雅·雨无正》:“我心忧伤,惄焉如捣。岂不怀归?畏此罪罟。……百身何赎?”

用法:多用于表达对错误行为的深深懊悔。

2. 百闻不如一见

意思:听别人说一百次,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强调亲眼所见的重要性。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

用法:常用于强调实践或亲历的重要性。

3. 百尺竿头

意思:比喻在已有的成就基础上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

出处:宋代禅宗语录:“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用法:常用于鼓励人不断进取。

4. 百川归海

意思:许多河流都流向大海,比喻事物汇聚于一个地方或统一的趋势。

出处:《礼记·大学》:“譬如川流之归海。”

用法:多用于描述趋势或归宿。

5. 百口莫辩

意思:即使有一百张嘴也难以辩白。形容有理说不出,被人误解。

出处:《后汉书·王符传》:“百口莫辩,终为怨家所害。”

用法:用于表达被冤枉时的无奈。

6. 百折不挠

意思:无论经历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虽百折而不挠。”

用法:常用于赞扬人的坚韧不拔。

7. 百无聊赖

意思:形容非常无聊,精神空虚,没有事情可做。

出处:清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百无聊赖,只得打发光阴。”

用法:多用于描写心理状态。

8. 百喙难辞

意思:即使有百张嘴也难以推卸责任。形容无法推脱的过错。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百喙难辞,其罪大矣。”

用法:用于强调责任重大,难以推脱。

二、成语表格汇总

成语 含义 出处 用法说明
百身何赎 表达悔恨之深,无法弥补 《诗经·小雅·雨无正》 多用于表达对错误的懊悔
百闻不如一见 听一百次不如亲眼看到一次 《汉书·赵充国传》 强调实践和亲历的重要性
百尺竿头 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努力 宋代禅宗语录 鼓励不断进取
百川归海 事物汇聚于一处 《礼记·大学》 描述趋势或归宿
百口莫辩 被误解,无法辩白 《后汉书·王符传》 表达被冤枉时的无奈
百折不挠 坚强不屈,屡受挫折不退缩 《汉书·董仲舒传》 赞扬人的坚韧精神
百无聊赖 极度无聊,无所事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描写心理状态
百喙难辞 无法推脱责任 《左传·宣公十五年》 强调责任重大,难以推卸

三、结语

成语是汉语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掌握这些成语的含义与用法,不仅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文化素养。建议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多积累、多运用,做到“知其意,用其形”,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以上就是【中考语文成语大全及解释百身何赎等】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