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容量(蓄电池容量)
您好,今天张张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蓄电池容量,蓄电池容量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蓄电池在规定条件(包括放电强度、放电电流及放电终止电压)下放出的电量多少或放电时间长短称为蓄电池容量,单位A·h或A·min。
2、汽车蓄电池是一个可逆的直流电源,既能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也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它与发电机并联。
3、 拓展资料有关蓄电池在使用及保养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 分类:1) 酸性、碱性2) 普通酸性蓄电池、免维护型酸性蓄电池2. 铅酸蓄电池的维护保养为使蓄电池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浮充状态的蓄电池应每月定期进行一次强充电和放电。
4、蓄电池的性能好坏和使用寿命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时的维护保养。
5、蓄电池应定期检查维护(清洁、测比重、补充蒸馏水、充放电。
6、),特别要防止液位下降未及时补充蒸馏水、过放电、过充电、放电后充电不及时、长期充电不足。
7、1) 蓄电池所用电解液密度应在1.260-1.280之间,气温高的季节,可取下限密度值,气温低的季节取上限值。
8、2) 放电后的蓄电池应及时补充电,不得搁置12小时以上。
9、3) 串联充电的蓄电池应为同型号,相互间放电程度相差不得超过15%。
10、4) 充电过程中电池温度不宜过高,过高时应采取措施进行降温。
11、5) 蓄电池在使用中要注意放电程度,禁止过放电,一般情况下放电量不得超过额定容量的50%,对其放电程度的判定可由电解液密度来确定,电解液密度每降低1%,容量减少6%。
12、6) 应经常检查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和密度,并给予调整;由于水份蒸发液面降低的须加蒸馏水调整;由于电解液溅出而降低的,可注入与电解液密度相同的硫酸溶液;在一般情况下仍可用蒸馏水调整。
13、7) 蓄电池及周边要保持清洁无杂物,经常清洗排气栓透气孔,用干布擦去表面灰尘和脏物。
14、8) 防止金属器具将电极柱短路,以免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15、9) 充电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严禁在充电室内吸烟或进行明火作业。
16、10) 防止蓄电池内掉入铁、铜等杂质。
17、11) 对于用一段时间后,容量不佳的电池、过放电的电池、经常充电不足的电池,要进行均衡充电处理(充电电流应为普通充电电流的1/4)以平衡改进蓄电池的性能。
18、12)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全充全放的,每三个月要进行一次20小时率检查放电,以防止极板硫酸盐化,保证蓄电池的容量。
19、3. 免维护型酸性蓄电池免维护型酸性蓄电池交船时要查看出厂日期,一般免维护电池从出厂到使用可以存放10个月,其电压与电容保持不变,质量差的在出厂后的3个月左右电压和电容就会下降。
20、收货时选离生产日期有3个月的,当场检查电池的电压和电容是否达到说明书上要求,若电压和电容都有下降的情况则说明它里面的材质不好,那么电池的质量肯定也不行,必要的话要求供货商更换。
21、免维护型蓄电池不能进行快速充电,否则,蓄电池可能会发生爆裂。
22、免维护蓄电池上装有比重指示计,它会随电解液比重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并可以指示蓄电池的存放电状态。
23、当比重指示计的指示眼呈绿色时,表明充电已足,蓄电池正常;当指示眼绿点很少或为黑色,表明蓄电池需要充电;当指示眼显示显示为淡黄色或红色时,说明该蓄电池内部有故障已接近报废,即使再充电,使用寿命也不长。
24、免维护型酸性蓄电池的设计与制造使之在寿命期内无须加入任何电解液。
25、4. 启用新的铅酸性蓄电池对于未加电解液的蓄电池,先清洁蓄电池外表,旋开加液孔盖,疏通通气孔,然后将供货商提供的配置好的电解液小心加入蓄电池内(加之前测量电解液比重并记录,应该在1.25~1.28g/cm3),液位至高出蓄电池电极隔板10-15毫米的位置,加好电解液后,将蓄电池静置2-3小时后便可接线进行初充电。
26、注意接线正负极性要正确,电缆与电极柱要接牢固,接好线后在电极柱和电缆端子上涂上凡士林以防生锈腐蚀。
27、5. 铅酸蓄电池的初充电新的初次使用的蓄电池投入正常使用前要进行初充电(Initial charge)。
28、初充电通常采用分段恒流充电法,即第一阶段采用较大充电电流充电,一般为蓄电池容量的1/10左右;第二阶段采用较小充电电流充电,一般为第一阶段充电电流的一半。
29、以容量为200安时(A/H)的蓄电池为例,第一阶段充电电流可取15-20安培;第二阶段充电电流可取7-10安培。
30、若环境温度高或电解液过热可将充电电流减小甚至暂时停止充电。
31、第一阶段充电时间一般要24小时左右,第二阶段一般比第一阶段短一些,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2、充电终了的判断方法是蓄电池电压、比重达到正常值,极板上下产生均匀气泡,电解液清澈,比重较长时间稳定不变,停充一段时间后再充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