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沉浸其中、不愿停歇的事情。而“乐此不疲”这个成语,正是用来形容这种对某事充满兴趣、乐在其中的状态。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经过时间的沉淀,如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
成语解释:
“乐此不疲”中的“乐”意为喜爱,“疲”则指疲惫或厌倦。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因为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乐在其中。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对于某种活动或者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和专注力,以至于完全忘记了劳累。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光武帝纪》中,原文提到:“帝每见天下奏事,常引见诸儒,与论经义,乐此不疲。”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光武帝每次处理国家事务时,都会召见文人学者,一起探讨儒家经典,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不感到厌烦。
成语造句:
1. 小明从小就酷爱绘画,每逢周末都会去画室练习,即便连续几个小时也不觉得累,真是乐此不疲。
2. 她对烹饪情有独钟,每天研究新菜谱,尝试各种食材搭配,乐此不疲地享受着美食创作的乐趣。
3. 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难题,但他却乐此不疲地钻研代码,最终成功开发出了一款受欢迎的应用程序。
4. 老王退休后迷上了园艺,每天精心打理自家的小花园,看着花草茁壮成长,他总是乐此不疲。
5. 孩子们在沙滩上堆沙堡、捡贝壳,玩得满头大汗也毫无怨言,这种无忧无虑的快乐让他们乐此不疲。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乐此不疲”不仅适用于描述个人的兴趣爱好,还可以用于表达对工作的执着追求。当我们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时,就会像上述人物一样,全身心投入其中,从中获得无限满足感。
总之,“乐此不疲”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为之努力奋斗。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热爱,在人生的旅途中乐此不疲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