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文原文
《台阶》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经典散文。作者通过描写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达了对父辈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仰和怀念。以下是课文的原文节选: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父亲的个子高,他站在那儿,像一个铁塔。他总是默默地劳作,从早到晚,没有停歇。他想让我们家的台阶再高一些,这样才显得有面子。
有一天,他终于决定要造一座新台阶。他找来了砖头、水泥,还请了村里的泥瓦匠。每天清晨,他都第一个起床,开始忙碌起来。他的双手布满了老茧,脸上也写满了疲惫,但他的眼神里却透着坚定。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新台阶终于建成了。那一天,全村的人都来祝贺,父亲的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可是,就在那天晚上,父亲突然病倒了。医生说,他是累垮的。
父亲躺在床上,望着那座新台阶,说:“这台阶高了,可我的心还是低的。”
二、知识点解析
1. 修辞手法
文章中多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将父亲比作“铁塔”,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父亲的高大与坚强。这种比喻不仅刻画了父亲的形象,还暗示了父亲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2. 人物形象分析
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执着的人。他为了提升家庭地位,付出了一切努力,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健康。文章通过父亲建造台阶的故事,展现了父辈们在艰苦环境中奋斗的精神。
3.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父亲建造台阶过程的描述,揭示了父辈们追求尊严与幸福的艰辛历程。同时,文章也表达了对父辈们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与怀念。
4. 语言特色
文章语言质朴自然,贴近生活,充满了乡土气息。例如,“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这一句,简单直白,却深刻地道出了父亲的心境。
三、拓展思考
1. 父亲为何执着于建造高台阶?
父亲希望通过建造高台阶来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这是当时农村社会的一种普遍心理。尽管这种追求显得有些物质化,但它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如何理解“这台阶高了,可我的心还是低的”这句话?
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内心的矛盾。虽然台阶高了,但他并没有因此感到满足,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条件,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安宁。
3. 你如何看待父亲的行为?
父亲的行为体现了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的努力虽然艰辛,但却充满了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父辈们的艰辛与伟大,还能从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