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犄的意思(犄字的笔顺拼音及读音部首笔画)】“犄”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但在一些特定语境中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本文将从字义、拼音、读音、部首、笔画等方面,全面解析“犄”字的相关信息。
首先,“犄”的拼音是 jī,声调为第一声。在普通话中,它的发音清晰且简洁,属于常见的发音方式之一。虽然它不是日常高频使用的汉字,但在一些方言或古文语境中可能会出现。
从字形结构来看,“犄”字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是“牛”字旁,右边则是“奇”字。因此,它的部首为“牛”,总共有 10 个笔画。具体笔顺如下:
1. 横
2. 竖
3. 横折
4. 横
5. 竖
6. 横
7. 竖钩
8. 横撇
9. 捺
10. 横
需要注意的是,书写时应保持左右结构的平衡,尤其是“牛”字旁和“奇”字的搭配要协调。
关于“犄”的含义,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根据《康熙字典》等古籍记载,其本义与“角”有关,常用于形容动物的犄角,如牛、羊等。后来也引申为“角落”或“边角”的意思,例如“犄角之势”即指两处相隔较远但又相互呼应的位置。
此外,在一些地方方言中,“犄”字也被用来表示“角落”或“偏僻的地方”,比如“犄角旮旯”就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形容非常隐蔽或不为人知的地方。
总的来说,“犄”字虽不常见,但其字形结构清晰,读音明确,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了解这个字,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汉字知识,还能帮助我们在阅读古文或方言时更好地理解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