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学案:细胞增殖(有丝分裂、无丝分裂)】一、学习目标
1. 理解细胞增殖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2. 掌握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3. 了解无丝分裂的过程与常见实例。
4. 比较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异同点。
5.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生物学现象。
二、知识点梳理
1. 细胞增殖的概念
细胞增殖是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组织修复的基础。细胞增殖主要包括两种方式: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 有丝分裂(Mitosis)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常见的分裂方式,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 前期(Prophase)
- 染色质逐渐凝缩成染色体,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
-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 中期(Metaphase)
- 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纺锤丝与着丝粒连接。
- 后期(Anaphase)
-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被拉向细胞两极。
- 末期(Telophase)
- 染色体到达两极,重新形成核膜和核仁,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特点总结:
- 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发生明显变化。
- 子细胞与母细胞遗传物质相同。
- 是高等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
3. 无丝分裂(Amitosis)
无丝分裂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细胞分裂方式,常见于某些低等生物或特定的细胞类型中(如蛙的红细胞、某些原生动物等)。
过程简述:
- 细胞核先延长并缢裂为两个部分,随后细胞质也分裂为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 整个过程没有明显的染色体变化和纺锤体形成。
特点总结:
- 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 分裂速度快,但遗传物质分配可能不均。
- 多见于某些特殊细胞或低等生物。
三、比较分析
| 项目 | 有丝分裂 | 无丝分裂 |
|------|----------|----------|
| 是否有染色体变化 | 有 | 无 |
| 是否有纺锤体 | 有 | 无 |
| 遗传物质分配是否均匀 | 均匀 | 可能不均 |
| 常见生物 | 高等动植物 | 低等生物或特殊细胞 |
| 分裂速度 | 较慢 | 快 |
| 是否适用于所有细胞 | 适用性广 | 适用性有限 |
四、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前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加倍
B. 在中期,细胞核消失
C. 在后期,染色体数目减半
D. 在末期,细胞质分裂为两部分
答案:D
解析:
- A错误,染色体数量在间期复制,但前期染色体数不变。
- B错误,核膜在前期消失,而非中期。
- C错误,后期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 D正确,末期细胞质分裂为两部分。
例题2:
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
A. 是否存在DNA复制
B. 是否形成纺锤体
C. 是否出现染色体
D. 是否有细胞核的分裂
答案:B
解析:
无丝分裂缺乏纺锤体的形成,这是其与有丝分裂最显著的区别。
五、拓展思考
1. 为什么大多数高等生物的体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
2. 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无丝分裂?它对生物有何影响?
3. 有丝分裂与细胞分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六、小结
本节内容围绕细胞增殖展开,重点介绍了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同时对比了无丝分裂的基本过程与适用范围。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细胞分裂的规律,并为后续学习细胞周期、减数分裂等内容打下基础。
课后练习:
1. 画出有丝分裂各阶段的细胞图示。
2. 列举三种可能发生无丝分裂的细胞或生物。
3. 比较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优缺点。
---
教师寄语:
细胞增殖是生命延续的重要环节,掌握好这一部分内容,将为你的生物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勤于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