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原文及翻译】《小时了了》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是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刘义庆所编的一部志人小说集,记录了许多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和轶事。这篇文章虽短小精悍,却寓意深刻,展现了古人对智慧与品格的重视。
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诣门,谓门者曰:“我是李府君亲。”门者言之。复问曰:“汝父非也?”答曰:“然。”乃召入。宾客皆笑曰:“小而慧者,大必成。”文举曰:“想君小时,必了了。”李公大奇之。
译文:
孔文举(即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来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很有名气,担任司隶校尉。凡是去拜访他的人,都是才学出众、声望高的人,或者是他的亲戚才被允许进入。孔文举去拜访,对守门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守门人告诉了李元礼。李元礼又问:“你父亲是吗?”孔文举回答:“是的。”于是李元礼便让他进去了。在座的宾客都笑着说:“小孩子聪明,长大后一定会有成就。”孔文举却说:“我猜想您小时候一定也很聪明吧。”李元礼听了非常惊讶。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小孩的机智对话,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人才选拔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孔融从小便具备的聪慧与胆识。他不仅利用身份混入李元礼的聚会,还巧妙地反讽对方,显示出其过人的语言能力和心理素质。
“小时了了”一词,后来成为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或智慧。但文章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提醒人们不要仅凭表面判断一个人的能力,真正的才华往往在不经意间显露。
结语:
《小时了了》虽篇幅不长,却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生哲理。它不仅是古代文学中的佳作,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关于智慧、表达与成长的思考。读此文,不仅能领略古人的风趣与才思,也能从中汲取启发,学会用智慧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