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健室管理制度幼儿园保健室管理制度规定】为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规范幼儿园保健室的日常管理与运行,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所有与幼儿健康相关的保健工作,涵盖日常检查、疾病预防、应急处理、药品管理等方面。
一、保健室职责
1. 负责全园幼儿的健康体检、体格检查及生长发育监测。
2. 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与报告工作。
3. 处理幼儿在园期间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突发性疾病。
4. 协助教师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卫生知识。
5. 建立并管理幼儿健康档案,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二、保健室人员管理
1. 保健医生应具备相关资质,定期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儿童常见病的防治知识。
2. 保健人员需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护幼儿隐私。
3. 每日按时到岗,做好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保健室环境与设施
1. 保健室应保持整洁、通风良好,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
2. 所有医疗器械应定期消毒、维护,确保使用安全。
3. 药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专人保管,严禁随意取用。
四、幼儿健康检查制度
1. 每学期对幼儿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口腔等项目。
2. 每月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关注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3. 对患有慢性疾病或特殊健康状况的幼儿,建立专项健康档案,加强跟踪管理。
五、传染病防控措施
1. 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上报,并采取隔离措施。
2. 加强教室、活动室等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环境卫生。
3. 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六、突发事件处理流程
1. 发现幼儿出现高烧、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立即进行初步处理并通知家长。
2. 对于严重病情,如抽搐、昏迷等情况,应迅速联系医院并安排送医。
3. 做好事件记录,分析原因,总结经验,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七、药品管理制度
1. 保健室内只允许存放急救药品和常用药物,不得擅自添加其他药品。
2. 所有药品必须标明名称、用途、有效期,过期药品及时清理。
3. 使用药品前需经保健医生确认,严格按照剂量和方法使用。
八、家长沟通机制
1. 定期向家长通报幼儿健康状况,提供科学育儿建议。
2. 对患病幼儿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护理方案。
3. 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保健工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九、制度执行与监督
1. 幼儿园应定期对保健室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保健人员应自觉遵守本制度,接受园方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
3. 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通过严格执行本制度,幼儿园能够有效提升保健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温馨的成长环境。